“智汇沙湖 研路同行”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简介
HUBU
学院简介
资源环境学院是湖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前身可追溯至1942年成立的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史地专修科,历经八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重要支撑。学院坐落于校本部中心,毗邻图书馆与艺术学院,红砖蓝瓦的建筑与现代化设施相融合,为学子提供优良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学科方向
学院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地理科学(师范类)、环境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生态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地球科学即将进入ESI前1%;“生态安全与区域绿色发展”获批湖北省“十四五”优势学科群。
其中,生态学聚焦生态安全、动物生态(蜘蛛研究为特色)、国家公园规划等方向,科研成果丰硕,多次在《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地理学相关专业包括注重野外调查与实验技术的自然地理学、关注人地关系与区域发展的人文地理学以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围绕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等方向,依托多个省级平台,开展前沿科研与技术创新;资源与环境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培养资源管理、环境规划等应用型人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侧重农业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96%以上拥有博士学位,50%具备海外经历。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69人。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强,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在生态文明规划、国家公园建设、环境治理等领域成果显著。

科研与教学平台
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条件支撑,学院通过深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高水平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创新科研平台,包括:
国家级平台:丹江口(湿地)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湖北恩施站(森林)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省级科研平台(5个):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蜘蛛目自然科技资源库;农业部农业遥感应用中心武汉分中心;湖北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遥感应用中心。
实践教学平台:3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个农家科技小院(鄂州虾蟹、江陵水稻);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个校级实践基地,覆盖企业、中学等不同类型单位。
科研实力
学院科研经费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4484.30万元,人均科研经费位列全校第一,形成了若干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生态文明规划
承担了湖北省近50%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申报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为地方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规划
主持编制了国家公园首个总体规划《神农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完成我省5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或规划工作。
动物生态研究(蜘蛛研究)
蜘蛛研究是学院的特色优势领域,传承70年以上,2007年发表省属高校首篇《Science》论文,近三年又发表2篇《Science》子刊,获得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其他特色方向
土地规划,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综合利用,农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等。
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2025年招生专业目录(2026年以最新官网上公布为准)

招生考试大纲

近四年招生复试分数线

报考优势和支持
招生趋势分析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计划逐年增加,2025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统考计划招生总人数达87.22万人。虽然报考人数有所回落,但录取人数保持稳定,报录比上升,考生录取机会增加。
学费标准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生/学年。
奖助体系
学校构建了“奖、励、助、补”多元化资助体系:
学业奖学金:设一、二、三等,奖励标准分别为12000元、8000元、4000元
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
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20000元/年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27-88661699-8001
学院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武昌校区)资源环境学院
邮政编码: 430062
学院网站:https://zhxy.hub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