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学院 >> 招生动态 >> 正文
智汇沙湖,研路同行 | 集成电路学院
作者: 编辑:程一 点击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6

欢迎报考

集成电路学院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0日至13日),每日9:00~22:00,招生网站栏网址:https://yz.chsi.com.cn

01 学院发展概况

湖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瞄准电子信息领域“卡脖子”难题,聚焦微电子学科前沿,强化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多学科知识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及面向产业实践、具备产业思维的工程型人才。

集成电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湖北大学的新工科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1942年成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数理专修科。1998年4月,原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所、压电陶瓷技术研究所组建而成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先后开办电子科学与技术(1990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04年)以及光电科学工程专业(2015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学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集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工科专业成立湖北大学微电子学院(2025年更名为湖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学院主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增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2021年)。

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毕业校友中产生了中科院院士王秋良(1982级校友)为代表的国家级杰出人才。大批学生投身于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家电网、中国电信、华为、小米、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新思科技、中电集团、华星光电等业内知名企业深受好评,部分担任企业技术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并涌现一批上市企业董事长等创业典型,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02 学院研究生办学

学院现有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自主增设)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支撑学校“工程学”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湖北省特色学科,也是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的主干学科。拥有多个省部级科研和教学平台,包括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原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氢能源安全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神经形态器件与类脑芯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传感器与光电子器件研发检测共享平台、智能传感与微纳电子湖北省创新引智基地、电子功能材料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等,参与共建江城实验室(湖北大学试验区)、国家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筹)、光电子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Intel-湖北大学FPGA联合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

03 师资情况

学院有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3人,包括专职教师5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次;教授18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4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95%,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占60%以上。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工党支部获评全国样板党支部,多位教师先后荣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女性科技创新人才等荣誉。

04 科研成果

近五年,学院承担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项和多项教学成果奖励,出版教学专著多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国际专利4项,牵头制定IEEE国际标准1项,发布湖北省地方标准3项。上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大功率压电陶瓷变压器成功应用于我军舰艇雷达电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在智能传感器、自旋电子学、类脑芯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05 学生获奖

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上不断取得好成绩,在“挑战杯”“互联网+”“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国家级双创赛事中获一等奖1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320余项。研究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6%以上,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考研升学率达到45%。一批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学习,学生享有赴美国、英国、日本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著名高校交流深造的机会。

1FB30

 

06 就业和社会服务

学院每年培养专硕士约150余名,每年约有70%的毕业生进入江城实验室、长江存储、武汉新芯、虹信通信、 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华为海思、烽火通信、华工科技、高德红外、四方光电、理工光科等存储器和探测传感企业,成为支撑湖北省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度校企融合,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学院不断加强校企联合研发、科技人才深入企业等校企融合,先后与江城实验室、武汉新芯、长江存储、新思科技、湖北九同方等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学位点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担任科技副总,推动多家科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解决核心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存储器、集成电路、智能传感等前沿科学领域开展创新研究,针对先进封装、新型存储器 3D 集成等领域存在的关键核心问题,与江城实验室、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武汉易思达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推动创新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07 报考条件

见湖北大学研究生官方网站具体要求http://yz.hubu.edu.cn/info/1011/3290.htm

08 报名程序

报名程序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

网上确认时间及注意事项详见湖北大学官网。

09 初试及复试

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每天8:30-11:30 ,14:00-17:00

4BBF

详细考试大纲见湖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https://sme.hubu.edu.cn/info/1215/2351.htm。 复试预计为2026年3月下旬,具体见湖北大学官方网站及湖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官方网站通知。

10 招生规模

学院拟招生人数: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24人

(085400)电子信息:131人

(140100)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7人

实际招生人数于2026年复试前在学院网站上公布,可能会受国家下达给学校的正式招生计划和考生报名考试等情况影响有所变化。

11 联系方式

教学办:027-88660442(隗老师)

学院网址:http://sme.hubu.edu.cn/

学院邮箱:f20220155@hubu.edu.cn

上一条:智汇沙湖,研路同行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下一条:智汇沙湖,研路同行 | 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电话:027-88663060 邮件:yjsc@hubu.edu.cn

扫一扫微信关注我们